社会服务
所在位置: 首页» 教学科研» 社会服务
“基于学生核心学科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研究”项目组专家赴山东省昌乐县昌乐一中开展研究课备课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7-09-28     浏览量:



山东省昌乐县昌乐一中研究课备课研讨活动


2017年9月27日晚上,北京师范大学数学学科团队,在昌乐一中进行了数学学科能力与教学改进教学诊断活动研究课备课研讨的课题活动,参加活动的人员还有河南师范大学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王振平老师、北京市朝阳教育研究中心袁京生老师,以及昌乐一中数学教研组的全体教师。

在昌乐一中常乐平主任的组织下,李志刚、徐振凯两位老师分别对自己准备好的研究课“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和“均值不等式(1)”进行了说课,向参加活动的老师展示和分析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昌乐一中的数学教学采用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预习,并自主完成学案内容。大家围绕两位老师的学案设计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针对具体的学案内容和教学环节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20211113163681273396301881.jpg

图 徐振凯老师说课

王振平博士首先肯定了两位老师的学案设计,他认为学案中的设计很好地体现了问题导学的学习方式,能够充分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但是问题的设置应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并用准确精炼的语言表达出来,以免造成学生和老师对同一个问题理解的差异。在教学中还应当进一步注意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例如在“构成空间几何体的基本元素”一课中,直观想象就是一个重要的素养。

20211113163681278622800543.jpg

图 王振平博士点评

袁京生老师结合自己的理解和教学感悟,发表了在教学中的一些建议。袁老师首先分析了人教版数学教材的编排逻辑,以必修二立体几何一章为例,其理念是从整体到微观再到宏观,先让学生从整体上进行感知和操作,然后再进行理论上的学习。因此在设计教学时应当区分数学的教学顺序和逻辑顺序,要注重学生学习时整体的感知,如在均值不等式这节课中,应当让学生首先从整体上去认识均值不等式中变化的量,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袁京生老师认为总体上来看两节课的教学设计中安排的内容比较多,知识学习还是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李志刚、徐振凯两位老师认真记录了各位老师的意见和建议,他们认为收获很多,在日常教学中还要做更多的尝试。本学期昌乐一中的两节教学改进研究课,分别安排了试讲和正式讲活动,将在10月和11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