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4月1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的教学改进研究”项目的第二次备课指导活动在腾讯会议线上进行,北京师范大学赵文君博士,北京教育学院的冯启磊老师、北京市八一学校初中教研组的数学老师们参加了此次活动。
图 1 线上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是对初二年级的三节数学课进行备课指导,分别为陈蕾蕾老师的《待定系数法求解解析式》,史中燕老师的《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于静老师的《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首先由三位老师对教学设计和学情分析进行简单的介绍,冯启磊老师以及赵文君老师基于课堂定位和班级学情给出建议和分析。
关于陈蕾蕾老师的《待定系数法求解解析式》,冯启磊老师指出这一部分内容本质是根据条件求参数的问题,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识别有关一次函数系数与常数项的信息,由给定两点到变换k,b的形式,由确定性条件到不确定性条件,万变不离其宗。赵文君老师建议在教学中从一次函数的图像出发,帮助学生理解由两点确定函数解析式的原因,做到知其所以然。
图 2 线上备课活动
关于史中燕老师的《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冯启磊老师强调教学过程要注意为学生制造认知冲突,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关注知识产生的逻辑性和自然性,教学思路从一个方程到两个方程,从一个约束条件到两个条件,厘清知识脉络,关键是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互相转化。赵文君老师指出通过图像法确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方法具有直观性但不够严谨,建议作为求解过程的辅助。
关于于静老师的《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冯启磊老师建议教师在引入环节制造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考虑更换引入问题;其次,构建连续的问题场,从数到形,从相等关系到不等关系,从静态到动态,充分利用一个实际问题情境,调整练习题与问题顺序,赋予习题以实际意义,帮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赵文君老师指出教学设计中的问题情境只能在非负数的范围内讨论问题和图像,考虑加以修改或处理好拓展到负数情形下的过渡环节;发挥学生主动性,建议增加巩固环节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基于所学内容自己举例讨论方程解与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
备课活动之后,三位授课老师非常感谢专家们的指导,表示在专家的指导下厘清了教学思路,后续会认真考虑这些建议,调整教学设计。